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賀寶芙營養俱樂部 – 全台突破1000家(中視報導)

中視新聞報導: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開店創業或兼職詢問表

『賀寶芙萬人活力跑•世界更健康路跑嘉年華』活動規程

一、主 旨: 提倡台北市市民週休動態休閒活動,寓運動於休閒娛樂並鍛鍊健康體魄。

二、主辦單位: 美商賀寶芙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三、協辦單位: 臺北市體育處

四、承辦單位: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

五、活動日期: 98 年7 月5 曰(星期日)上午7 時整起跑

六、比賽路線: 中正紀念堂廣場集合 → 中山南路 → 右轉信義路 → 右轉金山南路 → 右轉愛國東路 →右轉中山南路回到中正紀念堂 (約3 公里)【限時40 分鐘】

七、參加資格: 凡身心健康、對跑步有興趣者,皆可報名參加

八、報名日期: 2009 年5 月20 日至6 月10 日止。報名費繳交不足、手續不全者,以退件處理;因退件而逾
時者本公司恕不負責。被退件者需自行負擔退件所產生之費用,費用將由報名費裡扣除。

九、報名費用: 每人新台幣200 元(報名費中含公共意外險壹佰萬元,以意外身故或醫師診斷書上載明之意
外,且自付部份由本保險給予給付,意外身故者壹佰萬元,意外醫療最高參萬元之內實支實付)。

十、報名辦法:
賀寶芙直銷商夥伴或是賀寶芙直銷商夥伴邀請的親朋好友,請填寫賀寶芙直銷商專屬報名表向總公司
報名。洽詢專線: (02) 8761-1700
一般民眾,請洽詢「中華民國路跑協會」辦理報名手續: 洽詢專線: (02)2585-5659

十一、獎勵方式:
凡完成報名手續者,即可獲得賀寶芙14 週年慶路跑紀念組合乙套 (內含: 排汗T 恤、帽子、護腕、
營養蛋白混合飲料兌換券乙張及參賽號碼布)
跑完全程者,可於活動會場憑號碼布領取獎勵禮品乙份(價值200 元園遊券及摸彩券)

十二、報到‧領取紀念組合:
親自至台北總公司或高雄會議中心報到: 紀念組合將自6 月下旬開放公司現場領取及報到。
郵寄代理報到: (請於報名表上勾選,限台灣境內)

􀂀 凡集結10 位以上報名者並指定統一運送地點,公司可免費提供運送服務。
􀂀 個人或不足10 名者,可另繳快遞費140 元,請公司代為運送;快遞費用需與報名費用一同繳交。
􀂀 如因郵寄地址不全或無人簽收而造成包裹無法送達而導致無法參賽者,本會將不再另行補寄。
本人無法親自領取者,可以公司制式授權單交付受託人代理代領,惟受託者需出示證件以備查驗,如有被冒領,本公司一概不負責。
恕不接受活動當天(7/5)現場報到並領取紀念組合。未領取紀念組合並完成報到者,將自動喪失比賽資格,不得進入比賽路線,裁判有權終止無號碼布選手進行比賽。
凡完成報名手續後,即不得更換T 恤尺寸。
領取紀念組合之相關細節及時間將於近期另行公佈。

P.2-1
十二、注意事項:
安全第一,大會裁判或醫師有權視選手體能狀況,中止選手繼續比賽資格,選手不得有異議。
比賽前如遇颱風等人力不可抗力之天災,由大會以選手安全為考量,有權決定是否取消或擇期比賽或改用其他替代路線,主辦單位將另行公佈,選手不得有異議或要求退費。
路跑路線請勿攜帶寵物、娃娃車、直排輪、溜冰鞋、滑板等,違者取消參加資格及勸離立即出場。
衣物保管:衣物保管乃屬參加者之個人責任,若有遺失,本公司一概不負責。
請隨身攜帶身份證明備查並詳讀競賽規則。
請參賽者,於活動前一天睡眠充足及避免空腹參加比賽。

􀂔􀂔 本規程如有未盡事宜,得由大會修正公佈之。
公共意外險注意事項 :
各位親愛的夥伴們:運動是保持健康身體的重要原素,請各位視自己跑步當日狀況量力而為,並請於活動前一日做充足的睡眠及當日跑步前2 個鐘頭吃早餐。公司對於現場只做必要緊急醫療救護,對於本身疾患引起之病症不在承保範圍內,而公共意外險只承保因意外所受之傷害做理賠。公司為本次活動針對參賽者投保每人新台幣壹佰萬元之公共意外險。(所有細節依投保公司之保險契約為準)

公共意外險承保範圍 :

一 被保險人因在保險期間內發生下列意外事故所致第三人體傷、死亡或第三人財物損害,依法應負賠償責
任,而受賠償請求時,本公司對被保險人負賠償之責:(一)被保險人或其受僱人因跑步在本保險單載明
之競賽路線上發生之意外事故。(二)被保險人在競賽路線之建築物、通道、機器或其他工作物所發生之
意外事故。

二 特別不保事項:(一)個人疾病導致運動傷害。(二)因個人體質或因自身心血管所致之症狀,例如休克、
心臟症、糖尿病、熱衰竭、中暑、高山症、癲癇、脫水等。

三 選手如遇與跟第二項所述之疾病之病史,建議選手慎重考慮自身安全,自行加保個人人身意外保險。

給跑步者的健康指南:
1. 要完全享受跑步的樂趣和避免中暑,適當的訓練和充沛的體能是必要的。
2. 在賽前或賽中若能補充足夠的水分,則傷害的危險性便能降低。
3. 比賽中用水潑或用水管淋浴下跑步,會使身體涼快些。
4. 比賽開始前若身體有疾病,則應該要避免參與競賽,如發燒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腹瀉、嘔吐)等。
5. 熱傷害的早期症狀是:過度流汗、頭痛、嘔心、頭昏、視力模糊、步態不穩等任何神智方面的漸進性破
壞。呼吸不順、發抖、肌肉抽筋、皮膚乾燥不出汗..等徵象時,必須立刻停止運動,在陰涼處安靜休憩,
並迅速請醫護人員來治療,以免病情惡化。中暑每年造成四千名美國人死亡,並高佔美國高中運動員死
亡之第二位(僅次於脊椎損傷)。中暑未治療者均死亡,延遲治療者,可能致使永久性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
6. 過去有「熱暈倒」或「熱衰竭」者要特別小心,這些人比較容易發生嚴重的熱中暑。
7. 跑步的速度最好維持在身體感覺最舒適的程度,最好不要跑比平常訓時所能達到的速度快。
8. 競賽者最好與同伴一起跑,如此方能互相照料。
9. 若能遵照以上的注意事項去預防,一定能大大減少「熱病」的發生率及嚴重度。

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賀寶芙的營養蛋白混合飲料在臨床研究中証實是有幫助的

2009年3月19日,洛杉磯訊-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的肥胖人口數是非常顯著的增加。不過這樣的情形並不是只有出現在此;在任何一個飲食西方化(高卡路里及運動量不足)的國家中已經看到類似的成長比例了。

舉例來看,韓國國家統計部門資料顯示,已經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韓國人-約1千萬的人口-是過重的,每一年是以40萬的數字再增加當中。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附設醫院的研究學者最近發布了一份以每日兩次代餐的方式來進行體重及體脂肪的控制,結果是顯著的,同時也有效改善了與肥胖相關的一些身體狀況。

這篇研究已經刊登在2月份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Practice,主要是追蹤75位肥胖及有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男性及女性-代謝症候群是一群因子包括高血壓、腰圍過大、血糖及三酸甘油脂的增高,以及「好」的HDL膽固醇含量不足-為期12週的時間。

所有參與研究的人員每天均以流質的代餐(賀寶芙營養蛋白混合飲料,韓國配方)來取代兩餐正餐,不過會隨機抽樣指定正餐攝取標準的蛋白質含量-約為總熱量的15%-或是2倍的蛋白質攝取量來作為研究的指標。

在研究結束的第12週時,兩組都減輕了體重,兩組人員也都在腰圍部份有所減少。不過,如果參與者嚴格的遵守飲食約束,在高蛋白質組的人會比標準組減少更多的體脂肪(及少量的瘦肌肉組織)。

Belong Cho為首爾國立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及本研究的研究組長表示:「這些發現指出代餐是在進行體重及體脂肪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他同時也指出「韓國的過重及肥胖的比例增加,因此發現幫助這些需要進行體重管理並降低他們所面臨的與肥胖有關的問題,像是代謝性症候群,就變得非常重要。」
韓國目前的代謝性症候群所發生的比例在1998及2001年間,已經由原先的18.6%增加至23.6%,這樣的情況與美國在同一時期所增加的狀況-由34.5%增加至39%-是類似的。

Cho醫師為賀寶芙公司營養諮詢委員會(NAB:Nutrition Advisory Board)的成員之一。此一委員會是由一群全世界在營養及健康方面最專業的人員所組成,他們協助教育及訓練有關營養的重要性、運動及健康的生活給所有的賀寶芙獨立直銷商。

營養諮詢委員會的主席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人類營養中心主任David Heber博士。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賀寶芙營養專家來台分享營養均衡新主張

賀寶芙醫學事務及教育部門副總裁Dr. Luigi Gratton來台分享營養均衡新主張 - 健康飲食七訣竅,同時建議國人 “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 八撇步

美商賀寶芙為國內前三大直銷公司之一,目前行銷全球
70個國家, 是一家以提倡健康生活為宗旨,銷售體重管理、全方位均衡營養和個人保養產品的全球性傳銷公司。4月19日特別邀請到賀寶芙醫學事務及教育部門副總裁Dr. Luigi Gratton (同時也是一位家庭醫學專家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營養中心肥胖風險因子計劃之臨床內科醫師)來台參加美商賀寶芙營養蛋白混合飲料-巧餅口味新上市發表會。

針對日前衛生署最新發佈的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發現,台灣民眾普遍有鈣營養攝取不足, 肥胖,熱量過剩及營養不均等現象,專家並建議蛋白質比重可提高,但應多攝取優質蛋白質或植物性蛋白質,少吃含油高的肉類和五花肉,霜降牛肉等...。 賀寶芙醫學事務部副總裁Luigi Gratton醫師強調, 飲食與健康真是息息相關, 他特別提出他個人長期以來對於營養均衡的研究及臨床經驗,提供分享給國人一套『
簡單飲食七訣竅』:

1. 減少卡路里,而不是減少食物的攝取
每人平均每天需要2000大卡熱量來進行日常生活,平日飲食攝取要以「營養密度」的食物為主,也就是食物本身已經含有很多好的營養素的食物,而不是熱量很高但營養素卻很低的食物。體重管理者每日約1500大卡即可。

2. 2000大卡取代3000大卡
當身體攝取的熱量超過需求時,就會自動將熱量儲存起來,資訊的進步也導致體能活動減少,所以全球約有20億的過重人口,故要控制卡路里的攝取,也要補足營養,可以考慮代餐(一種含有豐富營養素但卡路里很低的食物)。

3. 以蛋白質為主
人體需要三種巨量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人類沒有蛋白質將無法存活,因它提供身體建造以及修復組織的功能; 胺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但有一些胺基酸身體無法自己合成,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男性一天蛋白質攝取量60公克,女性50公克,最好是一半植物性蛋白質,另外一半則是動物性蛋白質。

4. 每日攝取7份水果與蔬菜
水果及蔬菜中的植物營養素是具有抗氧化的保護作用,建議每天攝取5~7份的水果及蔬菜,不足之處可以用營養補充品補足;因此當體內植物營養素愈多樣化時,身體可用來抵抗疾病的工具就愈多。

5. 每日攝取健康的脂肪
好的脂肪可以提供身體好處,例如Omega-3脂肪酸。最常被廣泛進行研究的格陵蘭愛斯基摩人,他們飲食中是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已經證明是可以預防許多慢性疾病。而愛斯基摩人在中風、心臟病及整體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是非常低的。

6. 尋找健康的能量來源
飲料幾乎只是水、糖及很多的興奮劑,營養素卻很少,因而導致肥胖,可以綠茶取代。

7. 良好的營養可以預防/逆轉疾病
透過良好的營養及適當的運動,可以預防或逆轉疾病的發生。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破除新陳代謝的五個迷思

2009年1月15日,洛杉磯訊-我們經常會將無法控制體重的問題歸咎於「新陳代謝變慢」。但是什麼是新陳代謝呢?我們可以如何來改變自己的新陳代謝率呢?

「新陳代謝是指為了要維持生命,身體所進行的一切化學作用—這些作用可以幫助您呼吸,運送血液,大腦正常運作及從食物中得到能量。」賀寶芙顧問Susan Bowerman註冊營養師指出,「基礎代謝率是指每天身體在靜態的狀況下,維持重要器官運作所需的最低能量。」

新陳代謝率和身體結構有直接的關連性。每天每一磅 (0.454公斤) 的脂肪只能消耗約2大卡,但是每一磅的瘦肌肉組織則是可以燃燒約14大卡的熱量。大部分的瘦肌肉組織是由肌肉而來,因此提昇新陳代謝率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肌力訓練來增加肌肉的生成。您同時也可以經由飲食來攝取適量的蛋白質幫助增加及維持瘦肌肉組織。

以下是有關新陳代謝的五個迷思:

迷思 1: 年齡的增加將會減緩新陳代謝 ?

真相: 當年齡逐漸增加時,體重也會隨著增加,不過這是因為運動的頻率及強度都比年輕時減少所導致的,因此每天所燃燒的卡路里也就變少了。肌肉組織的流失也會導致瘦肌肉組織的減少,進而使新陳代謝率變慢。心肺運動能夠幫助燃燒卡路里,肌耐力運動則可以維持或增長肌肉,這兩種運動均能幫助改善因老化而出現的體重問題。

迷思 2: 身體的新陳代謝率是固定而無法改變的 ?

真相: 有很多人好像怎麼都吃不胖,這是因為他們選擇健康、低卡路里食物。這些「幸運兒」中也會因為運動量大而燃燒更多的卡路里—他們可能比較會坐不住、工作時會經常起身伸展、或是到走廊與同事交談而非使用電子郵件。所以當您決定要透過增加肌肉來提升新陳代謝率時,就要每天多走動囉。

迷思 3: 進食冰冷的食物和飲料,會比室溫或較高溫的食物消耗更多的卡路里?

真相: 在實驗室裡,受試者飲用極冰的飲料所燃燒的卡路里只有微幅的增加。這樣的差距太小(相當於每日多消耗10大卡的熱量),對於體重管理沒有任何的影響。

迷思 4: 如果減少卡路里的攝取,新陳代謝率就會減緩,那麼重點是什麼呢 ?

真相: 當卡路里的攝取量減少時,新陳代謝率的確會略為降低-身體的自然趨勢會試圖儘可能地來保存熱量。不過降低的幅度相對而言並不大,如果您正在進行體重管理時增加活動量,就可以抵消這些小改變。所以當結合了飲食控制和運動,您就可以有效維持身體燃燒卡路里的新陳代謝率。

迷思 5: 在新陳代謝率較慢的晚上不吃東西,就可以減少更多的體重 ?

真相: 當人們因為過了某時段就不再進食而使體重減少時,原因是減少了總熱量的攝取,並不是提早進食的緣故。晚上不吃東西並不會加快您體重管理的結果,除非您同時也適時的減少了身體所需的總熱量需求。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如何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

2009年2月26日,洛杉磯訊 – 3月是全國營養月-正是檢視自己飲食習慣的最佳時機。通常在年初許下的新年新希望,常會隨著春天的到來而被淡忘。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在今年倡導及建議大家要「吃得對」。』賀寶芙醫學事務部副總裁Luigi Gratton醫師指出:「這一直都是非常好的建議,不過要做到的確是很困難。吃得對所代表的意思是不但要做正確的選擇,也要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


以下的幾個建議,可以協助攝取適當的營養,並在對的時間吃到對的食物:
運動後要吃得對-在充分運動後,身體就需要補充能量。最佳的補充時機是在運動結束後30-45分鐘。此時身體需要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例如水果、蔬菜或全穀類食品-還有少量的蛋白質


起床後要吃得對-不需要一起床就馬上進食,但是一定要吃早餐。不吃早餐的人常會在稍後或午餐時攝取過多的熱量,或者依賴咖啡因或甜食來度過整個上午。吃一份輕食早餐-像是一碗添加營養蛋白粉的燕麥粥,或是一份營養蛋白混合飲料中添加牛奶和水果,也可以在幾個小時後吃一份水果、堅果、乳酪條。


油脂類要吃得對-飲食中是需要少量的油脂,不過大多數人卻攝取過量。一些油脂類別-天然存在於魚類、堅果、橄欖和酪梨-比其他的油脂類健康。仔細閱讀營養標示來控制攝取會導致膽固醇升高的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健康的油脂可以增添食物的風味,所以在沙拉裡加一些酪梨或堅果,或是在清蒸蔬菜灑上少許橄欖油。


運動前要吃得對-根據運動的時間與強度來規劃進食的時間。可以在運動前補充熱量- 特別是一起床就先運動時。如果沒有時間在運動前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類如水果雪泥、湯,或是優格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在運動前有幾個小時可以消化食物,則建議攝取含有豐富健康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麥麵包、糙米、麵食、水果和蔬菜-讓您在運動時充滿活力。


外食要吃得對-大部分的人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外用餐,所以出外用餐已經不是特別的場合了。外食時要記得抗拒誘惑。如果想要減少熱量的攝取,可以和朋友分享主菜,然後多叫一份沙拉。或者,不要澱粉類的配菜,以雙倍的蔬菜來替代。請服務生將沙拉醬及其他醬汁另外裝盤來控制使用。


逛大賣場前要吃得對-如果是空著肚子逛賣場,那麼就會像是逛糖果店的小孩-每一樣東西都很誘人。建議出門購物前攜帶一份水果或一把堅果來減少被食物誘惑的機會。試著規劃每一餐,列出購物清單-切實執行。


新鮮蔬果要吃得對-新鮮的蔬菜水果是最健康的食物選擇項目之一,不過大部分的人卻是天天吃一樣的蔬果。可以到傳統市場去逛逛,為您的菜單找尋新的或不同品種的蔬果。挑選當地生產的季節蔬果不但可以讓菜色更加豐富,同時也比較新鮮。


晚上要吃得對-很多人一天的主要熱量攝取集中在晚餐到睡前的這段時間。白天吃得少或完全不吃,只在晚上放縱自己食慾的人,是無法提供足夠的熱量給大腦和肌肉來進行日常活動。要妥善在白天分配正餐和點心的時間,而晚上則是少吃一些。如果晚餐後的點心會使體重增加,建議改吃預先分裝的小盒布丁或是水果冰棒,一把堅果或喝一杯茶。或者,晚餐後馬上去刷牙來抑制吃東西的慾望。


Herbalife (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號: HLF) 是一家以提倡健康生活為宗旨,銷售體重管理、營養補充和個人保養產品的全球性傳銷公司。賀寶芙的產品透過由超過190萬名獨立直銷商所構成的網路行銷全球70個國家。賀寶芙同時也贊助賀寶芙家庭基金會 與其賀寶芙之家計劃,為弱勢兒童提供優質營養。詳細財務資訊請上公司投資人關係 網頁查詢。

用中藥減肥,小心長期洗腎!【愛腎好生活】


【愛腎好生活】這本書有提到兩個案例:

◎案例一:22歲的唯真想減肥,吃了媽媽從同事那兒傳來的偏方幾個月後,醫師卻告訴她:「妳吃的中醫減肥藥裡面含有馬兜鈴酸,你需要洗腎了!」

◎案例二:雅典奧運中華隊總教練徐生明, 長年依賴吃止痛藥壓制痛風與運動傷害症狀,等到出現腰痠、疲倦,已是重度腎臟病需長期洗腎...

全台共有200萬名慢性腎臟病患者,卻有高達96%不知道自己腎臟拉警報!
【愛腎好生活】是台北榮總腎臟科主任楊五常醫師專業核定,幫助您釐清腎病10大迷思,擁抱健康逆轉腎!

我有朋友有在用中藥減重降低自己的食慾,也有糖尿病的趨勢,希望他還是對自己的身體好一點,善待自己的身體。

【今周刊】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伊格納羅/窮困木匠之子成「威而鋼之父」

今周刊 │ 2009-01-21 /撰文/蔣士棋



前言

從窮困的移民之子,到學術最高桂冠的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伊格納羅要分享的心法很簡單:「找到一個目標,然後用盡全力去做到,如此而已。」他64歲才開始跑的馬拉松,也是如此全力以赴。

下午兩點的記者會上,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伊格納羅(Louis Ignarro),神采奕奕地講解一張張投影片。雖然凌晨兩點才抵達台灣,睡不到六個小時,年近七十歲的伊格納羅,神色仍然看不出一絲疲態。「我六十四歲開始跑馬拉松,已經有四年了。」伊格納羅透露,五年前他第一次跑完這段四十二公里的路程,花了將近六小時,「現在我雖然又老了幾歲,反而只要四小時又八分就跑完了。」


受父親影響/養成凡事動手做的習慣

六十年前,由於家境拮据,少年的伊格納羅沒辦法擁有自己的棒球手套,只能跟同伴不用手套打棒球。「一個投球、一個打擊,捕手就是畫在牆上的正方形框框,」伊格納羅邊比畫邊回憶,孩童時期的紐約市街頭,到處都是玩這種克難式棒球的青少年。

問起這一生之中誰對他影響最大,伊格納羅毫不遲疑地回答:「我父親。」
一家四口的生活完全靠父親的木匠收入為生,日子自然過得相當拮据;但即使如此,只要提出要求,父親幾乎從未拒絕,這讓他旺盛的好奇心得到充分滿足。八歲時,父親為伊格納羅買了一整套化學藥品,興奮的他立刻躲到地下室做實驗,差點把整棟房子燒掉,沒想到父親之後還替他辯解,「他在學新東西,為什麼不讓他試?」

「自己動手做」的習慣,也反映在他對生物學的喜愛上。同樣是十歲不到的年紀,有次伊格納羅在路上發現一尾剛斷氣的鱈魚,他立刻帶回家解剖,再跟課本講述的內容逐一比對。「當時我發現,魚跟人的器官構造居然那麼相似,對我來說實在太有趣了!」

對化學以及生物的濃厚興趣,再加上父親的意見,讓他走上學術研究之路。「我父親只對我說過一次『不』。」伊格納羅回憶,高中畢業後曾經想過當個修車技師,但父親卻堅持一定要他念大學,不能輕易放棄這些興趣。

這樣的堅持,讓他在研究所畢業時,一口氣在國際級醫學期刊連續發表四篇論文。這項空前絕後的紀錄,至今仍為藥理學界津津樂道。而讓他日後揚名世界的一氧化氮研究,也是不同領域之間激發出來的成果。


解七十年之謎/學生小疑惑造就一氧化氮大發現

三十年前,伊格納羅剛開始學術生涯。某一天的藥理學課程中,一位女學生舉手發問:「老師,為什麼用來做炸藥的硝化甘油,可以治療心血管疾病?」

從十九世紀末開始,醫學界就開始用硝化甘油治療心絞痛等疾病,連諾貝爾獎的發起人,也是應用硝化甘油大量製作炸藥的諾貝爾先生,也曾經服用硝化甘油來緩和心絞痛症狀。「但是在這七、八十年間,沒有人想過為什麼硝化甘油有這種功能。」

他馬上就被考倒了。下了課回到辦公室,他翻遍各種研究書籍,卻找不到任何對這個主題的討論。「既然這樣,那我就來試試看吧!」當下他就決定,要把硝化甘油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當作未來的研究主題。

至今,各大藥廠已經開始研發應用一氧化氮來治療血管疾病的藥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男性壯陽藥物威而鋼;伊格納羅還因此被冠上「威而鋼之父」的稱號。「我自己覺得這個稱號沒什麼,可是我母親就不太高興了。」談到這段意外,他自己也笑了出來。

然而,讓他印象最深的挫折,則是發生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的時期。「我分到的工作是研究某個荷爾蒙在人體內的作用,」他自己後來坦承,在那兩年之內,「我真的沒有做出什麼成果。」這對才剛離開學校,亟欲在學術圈裡闖出名號的伊格納羅來說,自然是個不小的打擊。

談起這段經驗,伊格納羅並不把它當作挫折,反而是再繼續前進的動力。「我們都看得出來這是個好題目,只是暫時得不出結果而已;只要是個好題目,就算試了好幾種方法還是失敗,也只代表你得再換另一種方法試試。」


個性不服輸/跑馬拉松也追求更上層樓

這種鍥而不捨、實事求是的態度,即使諾貝爾獎光環加身,也絲毫不打折扣。以馬拉松為例,他透露,第一次跑出六小時的成績後,接下來兩次都停留在五個半小時左右,絲毫沒有進步。「我一定要跑進四個小時!」個性不服輸的他,跑去請教肯亞出身的世界級長跑好手,又大量閱讀研究運動的文獻,還嚴格執行每天至少慢跑兩小時的訓練計畫,硬是把成績提升到四小時左右。

拿到諾貝爾獎之後,伊格納羅也沒有因此停下工作腳步,反而更積極地推廣健康理念。「大學畢業時,我其實有機會去念醫學院,當個醫生,」他回憶,在兩條不同的生涯道路上,讓他下定決心投入研究,關鍵在於「因為研究工作更有挑戰性,而且可以幫助更多人。」

「不論是多繁重的工作,我父親常常是一個人獨力完成,即使花再多時間,他也不會中途放棄。」在人生的馬拉松上,每當遇到挫折,父親最初的支持與榜樣,總是支持他繼續跑下去的最大動力。

「找到一個問題或目標,然後用盡全力去做到,如此而已。」伊格納羅說。

...(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631&632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

【牛奶,謊言與內幕】



     我們都中了牛奶信念的毒--這裡指的是所有的乳製品(麵包 ,蛋糕, 起司, 優酪乳), 這本書包含了科學證據何國際級的好資料, 很難找到漏洞來攻擊作者的論點!!
是時候打破牛奶的神話了!! 牛奶是給牛喝的, 不是給人喝的...


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對這些不適合人體的蛋白質產生過敏現象, 例如: 鼻塞, 腹瀉, 紅疹等等。
牛奶裡富含大量細菌病毒, 賀爾蒙, 抗生素, 感染源及化學藥劑等, 喝多了容易提高婦科問題發生機率, 也會增加身體毒素的累積!!
 
營養學新觀念的建立, 植物性蛋白質為養生之道!!

書中舉出了許多科學證據說明過多的牛奶將加速骨質疏鬆, 糖尿病, 過敏, 以及多種癌症等, 而這不是危言聳聽......
並同時提供營養飲食配方以供注重養生的朋友作為參考, 由讀者自己選擇繼續或是捨棄就有積非成是的觀念!!
 
不可不知的真相:真相在哪? <利益衝突or無知無能>
利益衝突=>商人及乳製品工業, 廣告效應用盡心機把牛奶灌進你的喉嚨, 還要教導世世代代認為牛奶是最好的...
在法國雇用了18萬人口, 在乳品工業服務, 讓每年法國人喝下半噸的乳製品, 以便養家生活...
第三國家以免費樣品或是禮物接受了先進國家護理人員的照顧, 導致母奶餵哺漸漸消失, 嬰兒死亡率不斷升高...  
無知無能=>醫院的醫師或營養師, 常常提供牛奶給病人飲用, 尤其是營養不良的癌症病人...WHY?
因為醫師沒有學過營養學, 對營養完全不懂, 營養師缺乏臨床經驗, 也不了解疾病及病理, 更受制於醫師及藥廠限制...
 
牛奶中的蛋白質是腫瘤的開罐器!! 高劑量的酪蛋白有助於暴露在不同致癌分子下的生物引發癌症, 所以你在給小孩喝牛奶的時候, 可以讓小孩長得又高又壯, 同時也提高至癌率...
牛奶跟白麵包一樣無益處的, 我們應該改變觀念,不要再認為多就是好!!
 
喝牛奶可以加速骨質流失鈣質, 所以體重下降, 被業者謊稱為可以減重....
(但大量乳製品, 讓維他命D及甲狀腺素量也會跟著降低, 導致高比例的致癌率)

糖尿病及多發性硬化症的病人80-90%都用牛奶當開水喝...
(牛奶中的蛋白質是人類食品中最強大的抗原, 這些外來分子能引起免疫系統產生明顯反應, 牛奶讓胰島素異常飆高)
 
所有父母認為有益處的事物, 都不是對我們有利的--陽光, 牛奶, 紅肉, 學校。------伍迪艾倫
 
我們國家的營養衛生政策被乳品業者的影響所腐蝕了!! ------柯林.坎貝爾(康乃爾大學生化營養學系名譽教授)
 
相信骨質疏鬆是因為缺乏鈣質而引起的, 就好像是相信導致感染的原因是缺乏抗生素引起的!!
如果我們發現大量攝取鈣質是沒有用的, 那只是很尷尬; 但是如果發現這麼做甚至會危害我們的健康,那就糟糕了!!
------馬克.赫格斯提(哈佛大學營養學名譽教授)
 
以目前所知有限的情況, 大力推銷乳製品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衛特勒(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我們的身體在現代飲食習慣中受苦, 因為我們沉浸在慢性酸化中...
謹慎的科學家建議攝取非酸性飲食 (多一點水果和蔬菜, 像是豆腐, 沙丁魚, 杏仁, 無花果, 堅果, 波菜, 大白菜, 甘藍菜, 花椰菜)